在义务教育阶段,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,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,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、科学探究能力、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科学探究,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,学习科学探究方法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,形成尊重事实、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。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,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,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心脏。有了问题,才会有主动探究的愿望;有了问题,思维才有方向;有了问题,思维才有动力;有了问题,才会有创新和发现.近年来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,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。因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“切人点”的问题意识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。
提问题实际上是学生的天性,只要你找到打开学生问题宝库的钥匙,学生的问题就会象喷泉一样,喷涌而出.问题情景就是打开学生问题宝库的钥匙.在进行“透镜”的教学时,我们给学生两个透镜,让学生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观察和实验,并且回答:你看到了什么现象?你提出什么问题?学生用手摸这两个透镜,发现一个透镜中间厚边缘薄,另一个透镜中间薄边缘厚.分别用这两个透镜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,发现像的大小和“正倒”均不同.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.这两个透镜有什么不同?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时,像为什么是正立的?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得到的像是倒立的?怎样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?当凸透镜逐渐远离物体时,像的大小怎么变化?凸透镜成的像跟物体始终是相似的吗?凸透镜有哪些应用?凸透镜有哪些不足?生活中哪些情况下用到了透镜?
|